今天是: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弘扬垦荒精神 激励“新垦荒者”接力前行

作者:葛星星    新闻来源:台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1-17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垦荒永恒。

台州,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发源地和实践地。60多年来,大陈岛垦荒精神接力传承、历久弥新,始终感召着台州人民砥砺前行。

2018年6月26日,台州市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应运而生。半年多来,研究中心围绕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三大任务,深入传承和弘扬垦荒精神,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上,市五届三次党代会将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为城市精神,把推动台州高质量发展作为翻篇归零的“垦荒”,向全市吹响了“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奋力推进现代化湾区建设,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嘹亮号角。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将立足于理论研究,深入提炼地方精神特质,大力开展社会服务,使自身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高地、红色高地和精神高地,用垦荒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奋力谱写“两个高水平”台州篇章。

搭建特色平台,理论研究持续深化

位于椒江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上的大陈岛,是一座有着红色记忆的“东海明珠”。1956年开始,先后有5批共467名青年响应团中央号召,登上大陈岛垦荒,将满目疮痍的荒岛建设成为美好家园,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60多年后,大陈岛垦荒精神被不断传颂、发扬。

一次登岛、两次回信,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情牵大陈,对大陈岛开发建设有着殷切期盼和深情嘱托。

2017年,省委书记车俊在大陈岛调研时指出,大陈岛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相融贯通,要进一步弘扬新时代垦荒精神,全面落实和实现总书记建设“两个大陈”的嘱托。

作为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发源地和实践地,我市一直十分重视深入研究、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去年6月26日,台州市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研究中心坐落于台州学院,接受市委宣传部和台州学院的双重领导,主要承担与大陈岛垦荒精神等红色文化相关的理论硏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任务。

1月11日,记者走进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照片墙、展览厅、研究室等占据了整整一层空间,记录大陈岛和垦荒精神发展历程的各色照片和实物琳琅满目,书柜里摆满了近年来垦荒精神的研究成果。

“市校合作共建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不断挖掘垦荒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推进垦荒精神的现代化和大众化,既是高校全面融入地方办学的必要条件,也是打造校城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台州学院党委书记崔凤军说。

深化理论研究,人才是关键要素。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邀请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其昂教授,上海大学政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高立伟教授,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金飞教授等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指导工作,并广泛吸收政府、学校、社会等各领域的研究人才,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

“大陈岛垦荒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研究和传承同样重要,研究中心力图从学术层面对这一精神进行梳理和阐释,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传播和弘扬。”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盛跃明介绍。

依托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这半年多来,我市对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探索、挖掘和研究收获颇丰——

研究中心成立当天,我市召开了第二届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

去年6月底,大陈岛垦荒精神中心共征集相关研究成果30余项,其中10项被评为优秀理论研究成果,11项入围理论研究成果;8项课题获批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陈岛垦荒精神专项);

今年初,研究中心与《台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合作,即将在学报开设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专栏,首期刊登3篇理论文章;

眼下,由中央团校、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和椒江区委党校共同筹备的“新时代青年工作与大陈岛垦荒精神研讨会”征文活动正在稳步推进;同时,研究中心计划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高校、江西共青城等青垦圣地的合作……

创新传播形式,垦荒精神浸润人心

去年6月28日,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迎来了首批参观者,市社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20多名职工前来参观。

自成立以来,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传播阵地作用,接待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各界参访人士近30批次共500余人。

“研究中心成立后,那些不方便去大陈岛的市民,也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大陈岛,了解大陈岛垦荒精神。”台州学院宣传部部长金松表示,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是展示台州城市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大陈岛垦荒精神传播的重要基地。

传播大陈岛垦荒精神,要将人“引进来”。去年10月,台州学院在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举行了德育导师聘任仪式,聘请了市委党校、椒江区委党校、椒江区宣传部等多个单位的15人为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导师。

椒江区委党校的李金花老师是其中之一。最近,她正跟其他几位德育老师一起,为《大陈岛垦荒精神与台州发展》精品在线课的录制而忙碌着。

《大陈岛垦荒精神与台州发展》精品在线课共有24集,每集10分钟。“这是我市首次尝试以网课的形式传播大陈岛垦荒精神。到时其他高校的学生乃至社会人士,只要进入网课平台都能观看到视频。”李金花说。

传播大陈岛垦荒精神,更要走到百姓身边。市五届三次党代会前夕,由市委宣传部、台州学院、台州市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台州广播电视总台、椒江区委宣传部联合制作的首档大型通俗理论融媒体对话节目《垦荒精神不老》如期播出。

“垦荒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当代年轻人应该如何理解垦荒精神”“垦荒精神的传承力和引领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当代年轻人应该如何传承垦荒精神”……《垦荒精神不老》分为两期,以改革开放新一代(“90后”、“00后”)为传播对象,讲述垦荒故事,阐释垦荒精神,让广大青年在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传承中汲取建功新时代的不竭力量。

多形式的传播,让大陈岛垦荒精神浸润人心。

台州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大三学生胡钰玲来自金华磐安,跟学校里的大多数外地学生一样,她对大陈岛的了解少之又少。“自从学校设立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我才真正明白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由来和内涵,也因此对大陈岛充满了向往。”

去年暑假,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让胡钰玲如愿以偿。她带领航空工程学院“不忘初心,重走垦荒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大陈岛,参观了大陈岛青少年宫、垦荒纪念碑,并与当年第一批上岛的垦荒队员柳兴法面对面交流。

“那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感触都特别深。尤其听完柳兴法老人讲了垦荒事迹,越发觉得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具体体现,就是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多学点本领,将来可以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新时代垦荒者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

对于台州学院而言,大陈岛垦荒精神就是学校的红色基因。传承弘扬垦荒精神,根本在于将其融入到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中,把“忠诚 奉献 进取 合作”作为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质,塑造当代青年青春热血献祖国的本领和担当。

为此,台州学院在思政课“1+N”专题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垦荒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去年10月15日,市委党校教师、副教授杨文杰为该校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他用一段段精彩的小故事,生动且形象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缘起及其蕴含的时代价值,由此拉开了“校外老师”进课堂宣讲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序幕。

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6级学生洪楠琪也做一回“老师”。去年,她参加全省“品读大陈岛垦荒精神”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两个月的备赛阶段,洪楠琪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里,经常一呆就是一整天。

“深入去了解垦荒精神,才知道其中蕴藏的东西多么震撼人心。”洪楠琪说,这次比赛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大学毕业后,她会从事教师职业,同样也会将这份震撼和感动分享给自己的学生。

台州学院还与中国建设银行台州分行、椒江区大陈镇三方签署协议,联合打造了党建共同体。三方以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为平台,以“菁英成长计划”为依托,大力开展以垦荒精神为核心,涵盖党员领导干部、党外优秀青年两个层面的党性教育,培育一批新时代垦荒者。

红船精神永存,垦荒精神不老。“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16个字,不仅是一座精神“宝库”,更融入台州人的血脉中,成为感召台州人民砥砺前行、创新发展、发扬新时代精神的力量源泉。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市五届三次党代会把大陈岛垦荒精神升华为台州城市精神,向全市吹响了“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奋力推进现代化湾区建设,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嘹亮号角。

新征程已开启。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将以大陈岛垦荒精神等红色文化研究为首要任务,立足于理论研究,深入提炼地方精神特质,大力开展社会服务,着力打造成集理论研究、社科普及为一体,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文化的学术高地和精神家园,将垦荒精神转化为推动台州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