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地方经济

作者: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新闻来源: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1-18

编者按:近年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和专业特色,明确了办学定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领班”人才。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习实训、产学研用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其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刊登如下,供学习借鉴。

 

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地方经济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衔接,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办于1937年的原台州农校和创办于1921年的原黄岩师范,两所中职学校专业特色各异,黄岩师范以小教幼教为主,台州农校以农业为特色,当时约有在校生2000余人。20036月两校合并筹建,20072月摘筹转正。这几年,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设有“六院一部”(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和社科体育部),共24个专业。在职教职工343人,在校生约7400人。

学校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和专业特色,明确了办学定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领班”人才。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习实训、产学研用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2018年合作单位总数达到232家,共建16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0个,开设5个工匠班,10家订单班。全国首家工商登记注册的在校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冉花果合作社2011年成立运行,届届学生相传,按市场化开展花卉、园艺产品的生产销售,目前已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数百名。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开展“七路百题”大调研课题研究,参加省乡村振兴创意竞赛,取得了14铜的优异成绩。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开展农民、社会工作者、工会会员等社会培训十几个项目4500余人次。2018年拓展领域,对接市海事局、海洋渔业局,开展船员、渔船、船长应急技能培训,与台州市侨办合作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和韩国中小学生中文研学之旅。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高职合作办学已成为我校主要生源之一,2018年“3+2”录取规模达527人涉及8个专业,台州本地生源占比87%,是提高台州本地生源和台州本地就业率的主力队伍。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20182228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86%,比2017年提高了0.67个百分点。2018届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比2017年提高7.47%。用人单位对2017届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位列全省50所高职院校第15位。

教学改革成果《基于“三课联运”的农业类“领班”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创新》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技能持续提升,2018年我校学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3个,二等奖40个,是历年最好。在全国1388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教学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排名326位。

一、突出应用,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提高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学校从合并、升格伊始就紧密结合台州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经几轮调整,把原先中职阶段以农业类教育类为主的专业布局,逐步调整为以现代农业为特色、以机械工程为重点、经贸管理和人文艺术并举发展的综合性专业布局。目前,学校主动对接台州市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中的汽车及零部件、通用航空、模具与塑料、医药医化、智能马桶等产业,着力办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专业。

二、加强引进,注重培养,着力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的双提高。学校坚持从高职教育的“地方性,高教性,职业性”出发,根据专业建设需求,多途径、多举措培养“双师” 素质教师,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规定,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等高资质证书的培训考试,用制度倒逼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2017年对全体专任“双师”教师进行实践技能考核,2018年进行优秀双师选拔。近五年来,学校共引进117名教师,其中有企业行业实践工作经验的66名。2018年,学校实施“一师一案”个性化师资培养行动计划(2019-2023年),着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强调实践,提升技能,着力推进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2016年,根据“领班”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全面修订了所有专业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要求每个专业建设委员会均有3-4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通过召开企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把职业岗位要求切实融入课程体系。学校将实践育人纳入人才培养整体方案,各专业实践教学时数均超过50%,出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分加分实施方法》,将学生实践成果、技能比赛、创业创新、科技活动等都纳入奖励范围,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四、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着力打造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的校地、校政、校企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工匠班、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2016年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2个专业率先开展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今年拓展校级试点达7个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会计、电信服务与管理、环境工程技术、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覆盖学生445人。

学校创新“工匠班”模式探索,邀请合作企业的能工巧匠来校授课,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匠班规模从一开始的十几名学生扩大到2018年的近80名学生,类别也从一个班级扩大到五个班级,很多学生都提前被企业高薪录取。

学校与浙江吉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共建4个“成蝶计划”订单班,与杭州新华三集团、杭州洪铭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办“新华三云网融合订单班”,开设“百果园店长班”、“海正化工精英班”、“京东物流班”、“电信订单班”以及“泰隆订单班”。订单班总人数达400多人。订单班紧密衔接企业需求,提前介入企业文化,积极推动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成功蜕变,对学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都大有帮助。

学校与中德诺浩教育机构合作,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小班化实训教学,现学生总数268名,毕业生广受企业欢迎。

学校与温岭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企业招聘和学生就业双向互动,共同培养台州籍3+2大专生以及中高职合作衔接等方面进行合作。学校被台州市金融办授予台州小微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与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与黄岩区、台州经济开发区、台州市旅游局全面合作不断深入。

学校通过独资型、股份制型、承包型、创业型等模式引企入校,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以无形资产投资的形式与台州市绿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建台州市绿翼环保科技检测有限公司,目前营业额已达100余万元。学校对接台州市智能卫浴这一千亿产业,与台州市三鼎模塑有限公司举行共建校内智能卫浴模具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与浙江华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共建华夏国旅台科院体验门店,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直接参与旅行社的运营和管理。

成立台州市首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和“乡村产业与规划”等13个校级研究所。在温岭、临海等乡镇村地挂牌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在探索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法律政策、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如法律政策未形成体系,抓落实难,试点经验还不成熟,需要继续摸索;企业普遍积极性不高,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较难,我们要瞄准上规模、有自己培训体系、有合作热忱的企业协同育人,合作共赢,提高精准度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