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师范学校校长何苇渡先生事迹钩沉

发表日期:2016-03-23 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档案编研

第六师范学校校长何苇渡先生事迹钩沉

——台州学院校史碎片零拾

胡正武

何苇渡事迹钩沉缘起。在《台州学院志》出版后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台州师范学校历史上还有一位校长,未见于校志记载。这不禁引起我很大的兴趣,极想找到这位“失踪”了的校长的生平事迹,并先睹为快。于是在校档案室王婉萍主任的带领下,到事件线索提供者小芝镇医生何邦爵先生家,翻寻有关记载材料的《台临小芝何氏宗谱》。

小芝何氏宗谱保留六师校史之片羽。在重修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的《台临小芝何氏宗谱》中我们找到了记载有关何苇渡担任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校长的《苇渡先生行略》(以下简称《行略》),给校史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史料。在《台州学院志》的记载中,有关何苇渡的事迹几乎没有,在20年代的校友名单中,好不容易找到“何谟”的名字,就是他在校志中少见的踪迹了。在何氏宗谱的《行略》中有关何苇渡担任第六师范学校校长的记载文字只有一句话:“光复后任椒江商业学校监学及浙江第六师范学校校长,门墙桃李,遍居台属。”这里值得重视的是“光复后”所指的时间。我国现代史上被称为“光复”的阶段有两个,一是清朝被推翻,建立中华民国时期叫做“光复”;另一是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沦陷国土叫做“光复”。那么与之相应的应该是前者,此谱纂修于民国三十二年,只能在此前何苇渡才有可能担任六师校长。而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是从民国六年(1917)开始建立,到民国十二年(1923)秋被合并于省立第六中学为止,以后未用过“第六师范学校”的校名。所以何苇渡担任校长的时间只有可能在这几年里头。

几点简单之推论。第六师范成立之初,由省里任命徐道政为首任校长,到民国九年去职,在位三年。由罗志洲接任,翌年去职。此后六师校长分别由杜师牧、郑鹤春和王镇雄担任到合并入第六中学为止中间并无停歇。所以何苇渡任六师校长究竟是哪一年时间是解决问题的难点。《行略》中止有大致的时间段,缺乏明确的任职年月,从上述校史资料考证,尚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入口。查《台州学院志》20年代教职员名单,在民国十二年五月具列的退任教职员中有“何谟”一名,那么何苇渡只能是在民国十年(1921)到十一年这两年中才有可能,因为徐道政、罗志洲两人任校长均有当时学生许杰回忆证明,可以排除何苇渡当校长的可能。而十年到十一年这两年中,只有杜师牧只做了一个月光景的校长,立即去职。其继任者郑鹤春也无明确的上任日月,是否何苇渡先生有可能在此阶段有担任校长的机会呢?只是苦于缺少进一步证明此事的左证。姑发此窦,以备他日再考。

何谟名字号之疏理及其它。据《台临小芝何氏宗谱》之《上宅大房系图》所载:何谟谱名昌言,名谟,字苇渡。续修者改为“字谟,号苇渡”。以过去文人名字号的一般通例衡量之,是名谟,字昌言,号苇渡较为合理。因为“谟”是“议谋也”(梁顾野王《玉篇》引《说文解字》),商议谋划,就要提出主张建议等,所以字“昌言”就是“倡言”之意,名字相配。号则较为自由,与名不必有意义之关联,而何氏之号“苇渡”还是有出处的,《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杭之即航之,即乘船渡河之意。其谱名排列辈份是按“顺、昌、经、邦”取名的,其父“顺达、字鉴塘”,何昌言之子“经治、字亚丁”,其孙“邦箴”“邦平”,次序井然。故何谟的名、字、号是以谱名为大名(官名)之字,字即谱名,名字两用。何苇渡就是《台州学院志》中的“何谟”,“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毕业,曾任临海县劝学所总董,浙江第六师范学校校长,南田县县议会议长等职”。从这些简要的介绍中可见二三十年代教育界的领导或者教师大多是社会文化领域中的精英分子,也是社会活动的领军人物,从何苇渡先生的经历、任职及其角色而言,和台州府中学堂简易师范科创始人周继潆十分类似。正是他们引领着当时社会教育文化的风气,甚至带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何苇渡像

 

何苇渡与陈良的交往遗珍,可为何苇渡任六师校长提供时间旁证。前述有关何苇渡先生出任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校长一事,虽然据我手头掌握的材料还难以考定其确切的时间。但是在小芝一带还流传着何苇渡先生的事迹,可借以见证其生平之为人及其品性。其中就有何苇渡先生促成六师教师陈良投笔从戎,离开师范学校进入黄埔军校的故事。据说当年何苇渡在担任校长时,陈良适在六师任教,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上课的时候管不住学生。何苇渡看到陈良虽不擅长于教学,但关于做事,果敢干练,是一块做事业的好料,于是就提醒他不妨去做别的营生,如报考黄埔军校之类的事情。当时黄埔军校正在全国各地或公开或秘密地宣传招生,陈良于民国十三年底到黄埔军校就学,从此走上了一条与此前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陈良字楚儒,一作初如,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八月初六1896912)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康谷岭根陈村,有兄弟姐妹六人,排行第三。1915年毕业于回浦小学部第一届。后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1921年毕业。回国后,在省立第六师范(台州学院前身)任教职三年。因受孙中山革命思潮鼓舞,闻国民党在粤中整军经武,创办军校,乃投笔南下,来到黄埔军校,参加革命行列。从此进入波澜壮阔的国民革命斗争生涯,从黄埔军校政治部科长、经理部科长起步,一生经营军需辎重,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军政部军需署署长,历任要职,为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良于黄埔军校任经理处上校处长时摄

查得本校校友名录中,陈良在19235月的第六师范学校教职员名单和19245月的第六中学教职员名单中两次出现,这与前述陈良自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六师任教职三年的经历相吻合。而何苇渡先生也于这两份名单中作为退任教职员出现(何谟在任职名单中出现于19235月作为退任人员,在“浙江省立第六中学校师范部19245月在校任教的教职员”下面有注:“已退任教职员与六师的任、退职教职员相同,从略。”所以何苇渡也是在退任人员名单中出现了两次),如此益可为何氏担任六师校长的时间只能是民国十年到十一年的推论提供旁证。

 

 

陈良于抗日战争胜利后还都南京时与蒋介石合影

台州学院党办校办所有 © 20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