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楼波:在史料中,发现历史真相

作者:吴世渊    新闻来源:台州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7-14


对待古代文献,楼波有股痴迷的劲儿。

他在台州学院图书馆工作14年,当过馆长、直属党总支书记,期间,专注古代文献资料的采集。

至今,该馆有线装古籍3千余册,《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大型复制古籍3万余册,如此卷帙浩繁的收藏,楼波功不可没。

退休以后,这份痴迷依旧不减。无论赋闲在家,还是走出国门,他都千方百计地寻找古籍,尤其注意与台州相关的古籍。

作为《台州文献丛书》古籍编辑部编委,8年来,楼波对丛书的编纂工作,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譬如,他提出将清朝以前宁海县的文献纳入《台州文献丛书》,把台州各县志结集影印出版等,都得到采纳。

古籍点校时,他利用搜集资料之便,令手头资料多多益善。以点校《诸蕃志》为例,楼波把嘉庆十四年(1809)《函海》刻本作为底本,校本就有8个版本之多。

点校、审读工作,看似简单,只需一张桌、一本书,点标点、纠错字即可。实际上,这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文字、音韵、训诂、目录,以及历史、文化、民俗等诸多学问,非但工作量大,更反映了学问功底。

楼波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读大学时,就对古典文学尤其是先秦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毕业论文,内容与《论语》相关。日后在高校供职的经历,也为他从事文献整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楼波对文字的体态形貌,有着高度敏感性。在审读元代陈基《夷白斋稿》中《补遗》一卷时,他发现七言律诗《送嘉定偰知州》,有一句“偰家公子狐白裘”。点校本把“狐”误作“孤”。狐白裘,指狐腋下皮毛最为轻暖高级,借指富贵者。而“孤白裘”就不知何意了。

他对史实也颇为了解。在审读南宋杜范的《杜清献公集》时,他发现一处问题:卷六《第二札》中,有句“谓台谏论回河不当役”,点校本据清抄本,将“回”改作“曰”,并视“河”而为“何”,断作为“谓台谏论曰,何不当役”。

“这是错的。”楼波说,北宋神、哲两朝,统治者强行将黄河回归故道,故称“回河”。当时,回河之争还卷入了党派之争,苏辙“反对回河”最为积极,他在哲宗五年还奏言:“惟有去年台谏论回河不当,言既不从,其言者皆获美迁。”

在整理古籍的过程中,一些沉没许久的历史真相,也被楼波打捞起来。

《诸蕃志》的作者赵汝适,史书上对他的生平记载很少。《宋史》上并没有他的传记,《四库提要》说他“始末无考”,只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记载,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八世孙。《民国台州府志·赵不柔传》亦仅载:“庆元二年中第,提举福建市舶,嘉定中迁临海”。

直到1983年,在临海市郊大田的岭外村,发现了赵汝适墓志,才为研究和了解作者生平和《诸蕃志》成书过程,提供了比较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据墓志记载,赵汝适于嘉定十七年(1224)九月除提举福建路市舶,宝庆元年(1225)七月兼权泉州,十一月兼知南外宗正事,三年(1227)六月除知安吉州,未上,改知饶州。

市舶司,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提举福建路市舶,相当于福建省掌管对外贸易的一把手。而墓志中提到“兼权泉州”,此前学者们认为,赵汝适在福建路市舶司担任一把手外,兼任泉州市舶司的长官。

事实上,楼波查阅《宋会要辑稿》,得知绍兴年间至南宋末年,路下各州县均为市舶务(相当于现在海关办事处),并无市舶司。赵汝适也是从“知南剑州”任上,转任“市舶司”的,从当时的行政级别来看,“兼权泉州”的意思,是“兼任泉州知州”。

楼波说,赵汝适担任提举福建路市舶,一共二年余九个月,同时兼任泉州知州一年余十一个月,兼知南外宗正事一年余七个月。南宋时期,泉州是主要海外贸易港口,又是外居皇族的聚居地,区位优势独特,城市地位突出。赵汝适在这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先后一身兼三职,既担任一路(省)之市舶提举,又代理一州之知州,且掌管一方外居宗室之要职,可知南宋朝廷对他的倚重。

在此期间,赵汝适完成了著名的海外地理名著《诸蕃志》,他为泉州的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理宗宝庆年间的社会安定、海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尽到了应尽职责。可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发布于2021714日《台州新闻》

http://app.taizhou.com.cn/news.aspx?newsid=13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