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正文

校暑期中层干部学习会:坚持科学发展观追求办学特色质量和效益

作者:校办    新闻来源:校办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09-06





    在高等教育正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和我校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我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8月26日至29日,我校召开为期四天的中层干部学习会,全校80多位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学习。省委党校副校长郑仓元教授,校党委书记、校长蒋承勇以及校纪委书记梁治文分别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报告。全体与会干部围绕蒋校长的报告,就如何控制学校的办学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现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对日前市委书记蔡奇同志在亲临我校调研时所提出的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讲话进行了学习和讨论。
 
   郑仓元教授在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基本结构和精神实质,并联系实际对如何正确会领会科学发展观作了进一步阐释。他指出,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蒋承勇校长从科学发展观出发,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作了题为《科学发展观与我校办学规模特色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的重要报告。蒋校长指出,近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抓住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我们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基础还比较薄弱,优势和特色还不够明显,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将面临着许多困难。全校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用发展的眼光和思路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学校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特色、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蒋校长指出,规模、结构、特色、质量和效益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规模是基础,结构是关键,特色是生命,质量和效益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要提高办学效益,首先必须上规模,但有了规模不一定就有效益,效益的提高有赖于一定规模基础上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特色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无质量和效益可言,特色的突现需要在结构调整和优化中实现;质量和效益是我们在办学过程中矢志不渝的目标,它需要一定的规模、合理的结构和明显的办学特色作为支撑。我校在生达到万人规模之后,必须考虑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此,学校今后应着重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要紧扣“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努力追求特色和优势。在资源投入上突出重点,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到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上去。高度重视学科专业群建设,各个院、系在发展新专业时不仅要考虑到与本院、系内学科的联系,还要顾及与学校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使相关学科尽可能朝“群”和“平台”方向发展。积极组织申报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科研项目,努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为迎接2007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打下基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加快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台州市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智力支持。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队伍是学校员工队伍的主体,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与学科专业特色追求保持高度一致。教务、人事、科研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大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上,严格控制无特色学科专业的人员增长。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效益意识,在机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定岗定编,在员工队伍总体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专任教师的比重。
 
   蒋校长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关键是“以学生成才为本”。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增强为学生成才服务的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倾听来自学生的呼声,为学生营造公正、平等的学习环境。 

   校纪委书记梁治文结合两个《条例》的学习,对我校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作了分析,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党性修养,打牢思想防线,勤政廉政。 

   此次学习会对广大中层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