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正文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二次转型”,促进内涵发展

作者:周良奎    新闻来源:校办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01-08

 



    1月7日下午,台州学院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揭开了新一年学校工作的序幕。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学校建设发展思路,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学科建设“龙头工程”,进一步落实办学定位,加快推进“二次转型”,促进内涵提升,努力实现“跟跑跨越”发展战略,为建设有影响有特色的地方大学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校长龚建立作题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加快“二次转型” 促进内涵发展》的专题报告。
   报告首先简要总结了学校升本以来学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升格为综合性本科高校后,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建设思路不断明晰,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具有传统优势的重点学科,涌现了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应用性学科;重点学科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了省、市、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广大优秀教师为支撑的学科队伍;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高层次项目及获奖数量不断增多,高质量的论文、论著不断涌现;学科保障机制逐步完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学科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轨道。但我校学科发展也面临学科基础比较薄弱、学科建设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建设思路有待进一步明晰、重点不突出、标志性成果产出率不高、基层学科组织有待创新等诸多的挑战。
    龚校长围绕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学科建设与学校三大职能的关系、高起点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重点学科建设问题、基层学科组织体系的调整以及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和改进学科建设的具体思路。
    报告指出,学科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抓手,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学科建设水平将决定新建本科院校的竞争格局,在学校发展的“后评估阶段”,加强学科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学科是人才培养之“源”,对专业起基础性支撑作用,加强学科建设的首要目标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要将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在社会服务中凝练学科方向,锻炼学科队伍,争取社会资源,将区域优势内化为学校的办学优势。
    报告指出,高起点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要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着眼于学科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的有机结合,着眼于现实学科条件和建设目标的可实现性。必须将学科特色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建构在为地方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之上,置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之中;重视工程技术学科群的发展,积极研究和探索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律;重视地方独特产业背景的共性技术研发和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课题研究;同时发扬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把教师教育作为始终坚持和追求的亮点之一。要善于为人之所不为、为人之所未为、为人之不可为,在重点大学和省属院校不愿意做的、目光所未及的、具有学校自身优势和区域特色的领域进行发展。根据市情、校情做规划,立足长远谋发展,重视人文教育学科群、理学基础学科群、工程技术学科群、经贸管理学科群、医学学科群的建设。   
    报告强调,要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团队凝聚机制、平台支撑机制、遴选考核机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要根据“重点学科,重点投入”和“分类指导,分层建设”原则,加大对各级重点学科的经费投入,并在实验室等条件建设上给予适当倾斜。要充分发挥各级学科带头人在凝聚学科团队中的核心作用,建立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机制;转变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围绕学科团队建师资队伍;凝练稳定的有特色的学科方向来吸引优秀人才。积极构建“学科+平台”的学科建设模式,加强对学科平台的分层分类管理,将平台的业绩和效益与重点学科的评选结合起来,形成有效联动。要从学校的定位出发遴选重点学科,健全省、市、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重点学科要重点产出,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模式、彰显人才培养特色的窗口。
    报告同时强调,加强学科建设必须夯实基层学科组织体系。基层学科组织是大学三大职能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和管理学术事务的基本单元,在学校组织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学科组织创新不仅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学校增强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要用学科的组织功能统一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自我改进的动力机制,承接二级学院内部的任务分解。要通过建章立制、资源配置、条件保障、管理创新等途径,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
    本次会议同时在椒江校区学术报告厅分设视频会场,校全体党政领导出席会议,全校中层干部、校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各学院系室主任、教学科研秘书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