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他有着别样的执着。在21年痛苦的折磨里艰难地佝偻前行,弯着腰却始终昂着头,每分每秒都在书写着奇迹。正是这样一种执着,让戴攀飞坚持到现在。他的眼睛穿越天际,看到了远方闪闪发光的未来。
当戴攀飞被确诊为肌营养不良症时,他的整个生活都被打上了阴影。医生说理论上这样的病患者绝对活不过十八岁。当一切外界的权威都宣告他将来的人生将是一片黑暗时,他却挣扎着要冲破命运的束缚。
六岁时他便不能走路了,小学休学两年,但是在休学途中他仍然坚持看书自学。由于肌肉萎缩,他永远都是那么一个小小的个子,手脚都用不上力气,在常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走路、写字这些动作对他来说都是奢侈的,可是一咬牙他便坚持过来了。
在接受采访时,他的脸上始终挂着祥和的微笑。谈到上课记笔记的问题,戴攀飞表示他赶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写字速度比别人要慢整整一倍,他要付出几倍的时间与精力去追赶别人的脚步。即便如此,他仍然说:“人生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勇敢面对,微笑人生!”于是在困难面前,他毫不妥协。他热爱着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他的生活里还有很多正在进行式和未来式,他坚强地用微笑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
当大家都称叹戴攀飞是个奇迹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对他持有怀疑甚至嘲笑的态度。他的人生充满鼓励与质疑,但是他冷静地看着,独立地思考着。戴攀飞的人生即是如此,不断地努力,却也无法拒绝那些怀疑的目光;他平静地接受苦难,也将苦难附带的质疑一并接受了。他只是在走一条他认为对的人生,他说:“不要去理会他们就行了。”
有时半夜,戴攀飞会突然发起高烧,可是不管多痛,他总是坚强挺过去,只有挺住才意味着一切。他说:“如果因为生病了,就放弃读书,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他经常睡不好,辗转反侧。在夜里,周围是无边无际的黑暗,白天他以一种平和的姿态接受一切,可是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所有的委屈不甘都涌上了心头。他再坚强也还只是一个20岁学生啊,渴望着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大学让戴攀飞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盼头。他腼腆对我们说:“想在大学毕业后能够找份工作,回报家人和社会。”他的愿望很小很小,却囊括了他对生活的所有企盼。为了这么一个愿望,戴攀飞从未缺过一节课,从未落下过任何一份作业。他的学业重,压力更重,大学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让他有一点无所适从,但是他倔强地不肯停下脚步。
戴攀飞坐在床边,坚定地和我们说:“我要活下去,以后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照顾我的家人,回报社会和好心人对我的关爱。”面对这样坚强的一个男孩,让我们共同为他祈祷,希望他能不断创造奇迹,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校报记者 王曼如 杜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