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3日新生入学报到,我校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接收了一位特殊的学生:他全身瘦得皮包骨头,两条腿因为肌肉萎缩而蜷缩起来无法行走,20岁的年纪看起来只有四五岁小孩一般高,体重不足25公斤。他就是数信学院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戴攀飞同学。
戴攀飞1990年出生于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中戴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本该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并且伴随着父母的殷切期望而健康成长。但是,不幸就这样降临到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自从小攀飞来到人世后,就大病小病不断,满两周岁了,还只能一拐一拐走一小段路,在他6岁时便失去行走能力。他被确诊为患肌营养不良症。这对他们一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攀飞深知,得了这个病全身肌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萎缩,理论上活不过18岁。但他从不自暴自弃。如今他21岁了,一直坚持上学并考上了大学本科,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生活,对于他来说是残酷的,却也是充满温馨的。自去年9月入学以来,学校和社会各界给予他诸多的帮助。先是金华市摩高服饰有限公司在他入学前一天给攀飞送来了6340元的第一学年学费,并承诺承担其四年大学的全部学费。入学第一天,校服务中心专门为他安排单独宿舍,供攀飞和他妈妈两人居住。记者还从戴妈妈口中得知,学校每学期补助他们生活费1000元。
日前,记者就学校相关部门对戴攀飞同学的扶助情况,分别采访了校宿管中心副主任鲍国正老师和数信学院辅导员陈婷婷老师。
记者:针对戴攀飞同学的特殊情况,宿管中心有哪些帮助他的措施呢?
鲍国正:戴攀飞同学的住宿费、水电费、床上用品等一律免费。另外,我们还与校物业管理部门联系,为他母亲在学校里找了份保洁员的工作,平时就拔拔草,考虑到她要照顾儿子,所以比较自由。工资起初是每月500元,今年起提高到每月900元。这样,他们母子俩在校的日常开销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记者:你平时和戴攀飞联系多,在你眼中他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
鲍国正:他很刻苦,求生意志也很强。我祝愿他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记者:学院方面,对戴攀飞同学有哪些帮助呢?
陈婷婷:去年学院为戴攀飞同学争取了一等助学金,领导和老师们又集资帮他购置了轮椅,另外还有台灯、电磁炉等生活用品。每逢一些重大节日,学院领导都要买点礼物专门看望慰问他们母子,像去年中秋节就专门买了月饼慰问。平时我们也经常去看看他,跟他说说话,及时了解他在生活上的困难和需要。
记者:听说他的同学们都很关心他,常常帮助他,具体有哪些事呢?
陈婷婷:是的,主要是他班级同学。上下课的时候,班上的男生都主动帮他抬轮椅。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了帮扶小组,实行轮班制,责任到人。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坚持去抬。有时候同学们会带一些水果等去看他。另外,10级数学班的学生们还自发用搜集起来的废纸、饮料瓶等换钱,定期帮戴妈妈买米。他们都很棒!
记者:攀飞每天都坚持上课吗?他的学习成绩如何?
陈婷婷:他每节课都到的,从来不缺课。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去年期末考在班里排名第三。
记者:就你所知,除了老师同学,还有哪些人在帮助他呢?
陈婷婷:很多。各级慈善总会、当地一些企业家、还有报社等都有帮助他。学校宿管中心员工很关心他,常常有“莫名其妙”的一些礼物、新鲜蔬菜等放在他宿舍门口,帮助了戴攀飞而不留名的很多。
记者:你觉得攀飞是怎样一个人?你对他有什么祝福?
陈婷婷:他是个热爱学习、乐观的男孩,他还积极参加ACM预备队。平时跟他打电话,只听声音不看人的话,根本就想不到他是这样一个残缺的人。希望他身体健康,越来越好,并且在学业上有所突破。
记者同时还专门走访了17号公寓楼戴攀飞同学的宿舍。首先碰到了戴攀飞的母亲。
“看着他能吃能睡能学习,我就不忍心放弃。这么多年都是我在背,无人替代,回想起来就像是一场梦。”当问及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坚持下去时,戴妈妈双眼噙着泪水,呜咽着说道。记者不禁阵阵心酸。在她眼中,10年求学之路,3650多个日日夜夜,竟只是一场梦,这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怕也只有母亲能做到,正如她所说是“无人替代”。但同时她也苦恼于无法改变现状,对儿子的愧疚,令她恨不能用自己的生命来挽回儿子的健康。戴双月能做的,便是用她瘦弱的身躯诠释爱的真谛。
面对母亲的无奈和痛苦,戴攀飞眼中流露出一丝忧伤,这一刻,没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苦处。“高中的时候经常生病,每次都是我妈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言语间,充满了对母亲深深的爱。一次小小的感冒,就等于和死神作斗争,这需要何等的顽强才能获得胜利!今天,他之所以能在记者面前笑得如此阳光,相信这跟他自身的拼搏精神、母亲的无私付出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
戴攀飞正在用他的执着续写奇迹,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他们用自己的善举托起了一片任生命精彩、任梦想遨游的天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是无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人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校报记者 王 莎 吴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