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正文

学校召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会

作者:李银丹    新闻来源:教务处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6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2月23日下午,我校在第一会议室召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会议。校长龚建立主持会议,副校长张明龙出席;各学院院长、分管副院长及教务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教务处处长张永炬首先在会上介绍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特征及我校相关工作举措;阐释了2012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专业认证及开展“3+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试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龚建立校长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好坏与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他就我校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根据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抓紧做实“3+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发挥试点专业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做到实效推广。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以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为改革出发点,融入最新思想理念,优化课程设置;二是进一步强化实践实验教学改革,正确引导教师保证精力、指导到位;三是突出抓少数优秀、特色学生,内树标兵典型,外塑社会形象。要发挥职评、岗聘及奖励分配等政策在教学改革中的杠杆作用,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龚校长还就“十二五”期间省级教学标志性项目强调要关注三个趋势:一是项目设置从单项到集合的转变,二是学生在校实际收益程度和毕业生社会评价,三是高校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保持新姿态,既要抓省级名额,又要瞄准国家级项目。
    会上,张明龙副校长就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意事项、“十二五”期间省级教学标志性项目建设、本学期期末教学工作事项作了阐述。强调“3+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各学院、各专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选择申报,先做试点,以取得经验;列入试点专业后,必须精心组织,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精力和信心,不能半途而废。“十二五”期间省级教学标志性项目培育工作,既要关注各类项目的延续性,又要找准新阶段的更新点,重点要从专业、教师、学生、教改几方面着手,同时也要重视发明专利、教学成果奖相关项目。关于期末考试工作,他希望各学院从平时学习开始提醒学生认真对待考试,从命题出卷开始要求教师提高考核质量,从考查考核开始全面抓好考风考纪建设。
    今年,教务处以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旨在推进“卓越工程师”、“卓越教师”的培养,积极组织人员开展校内外专题调研,参与省内外高校或有关部门组织的研讨会,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为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选择、实施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形成《台州学院关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呈交校六届六次教代会暨第十二次教学工作大会审议通过。此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以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为标志,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实践环节的指导,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启动“3+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出台《关于本科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的指导性意见》,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对实行“3+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的校外培养总学分、实践环节等做了具体的要求,鼓励工程、医学等有行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照专业认证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同时组织开展“3+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试点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并出台了立项申报通知、改革专业试点项目的申报书、专业试点评审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文件,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积极进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