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正文

三台人文论坛第11讲 马驰研究员谈“生活世界”的理论

作者:林 玲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04-01
   

     3月29日,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驰作客人文学院“三台人文论坛”,为人文学子开设了一场题为《生活世界之外没有理论——本•阿格对肯定的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启迪意义》的讲座。这也是“三台人文论坛”系列讲座的第11讲。
    马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西方哲学界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探索方式表现为两种路向:一种强调自然界的优先性即客观性,把现实生活世界看作是自然界本身,认为人来自于并受动于自然界。另一种态度是极端超越态度,把现实世界理解为某种精神、观念实体,并用它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以上两种对待现实生活世界的态度,都是以实体化的方式理解现实生活世界,最终割裂了现实生活世界,对现实生活世界作了抽象化、片面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最终以功能性统一解构和超越了实体统一性的思维方式。把实践置于生存论境遇中使得马克思得以实现对生活世界的全新理解。
    马驰同时联系当今现实强调,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关于“生活世界理论”的“对话”不仅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他最后总结道:生活之外无理论,只有在生活之内,才有理论的存在。
    在现场提问环节,马驰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学术问题。他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能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