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晚,人文学院特邀社科院文学所《文学评论》副编审、中国中外理论学会理事吴子林博士作《超越“实用”之思——孔子诗学思想之再释与重估》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为“三台人文论坛”第20讲,校科研处副处长李建军博士主持讲座。
讲座中,吴子林博士开宗明义,认为孔子诗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有机组成,言约理博、源远流长。他对目前有学者将孔子诗学思想定位为“实用理论”持保留意见,认为这是一种囿于时代意识的“外在目的论”。讲座着重围绕孔子“兴、观、群、怨”诗学思想核心进行新的阐释,认为这是孔子诗学思想中系统的、重视人格修养的生命诗学,是一种“内在目的”论,其最高旨趣在于追求理想的人格精神和生命存在的完美境界。
吴子林博士由此而论及何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鼓励同学们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多做笔记:“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必须重视知识的积累。”讲座旁征博引,创造性地阐释和重估了孔子的诗学思想,对“兴、观、群、怨”诗学理论作出更为贴近孔子思想、又不乏世界视野的阐释,给师生许多启迪与激励。
讲座最后,吴子林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交流互动,热情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使大家对孔子诗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