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校党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部署,11月7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组织教工党员举行“三思三观”专题学习会。学院党总支书记施时迪主持学习会。
施时迪书记首先传达了中央及省委领导有关讲话精神,全文领读了《蔡奇同志在“三思、三观”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三思三观”核心内涵,就是要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
开展“三思三观”专题学习讨论是我省教育实践活动的特色做法。会议强调,学习“三思三观”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总体思想,也要从微观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工作深入贯彻,明确紧密联系群众也是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常想“三思”才能正“三观”,要以“三思”树“三观”、以“三观”扫“四风”。
副院长柯世省、党总支副书记王金宝,分别结合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实际,交流了各自的学习体会及对“三思三观”的理解认识。他们表示,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讲,践行“三思三观”,就是要深入思考“与学生的感情深不深、与学生的距离远不远、学生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敬畏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多一点人本思想、多一点人文关怀;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为人师表,坚持“爱的原则”、“平等的原则”、“公正的原则”, 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学生的诉求;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促进教学相长。深化“三思”、践行“三观”,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党员教师在学习会上表示,要切实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学生至上”价值观,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学院和自身工作实际,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上下大力气,为学院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