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手二级学院“改革突破争先”系列活动第二期于4月1日晚在教师教育学院举办。邀请2020年度教学奖获得者蒋茵教授、宋杰博士以及2021年课程思政微课竞赛获奖教师沈吟博士与大家畅谈教改、共话教书育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吴银银出席,交流会通过腾讯课堂同步直播,近五十位教师线上线下共同参与,教务处副处长范剑主持。

蒋茵教授多年来主持我校师范类专业必修课“有效教学”课程的教学,她用“有效教学”的理论实施“有效教学”的课程教学实践,将一门理论课上成了生动的“学做相融”的实践课,并引导同学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践行“有效教学”,教学效果优秀,课程教学广受学生推崇。在分享交流中,蒋教授首先从“我的教学观”谈起,她认为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情怀的教育者,要以知识为载体,将教师的职责、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融入课堂,督促师范生成长为“人师”而非“经师”。蒋教授结合《有效教学》课程的教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如何打造“做中学”的课堂、如何培养师范类学生成为“专业的实践者”的经验。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蒋教授认为要有明晰的教学目标、要精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突显实践性,最后蒋教授也提出了三个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评价手段局限性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宋杰博士与大家分享了十几年来自己教学成长的历程,她认为这些年来自己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得益于在入职开始的阶段非常注重自身教学基本技能和素质提升,她常给自己加压承担“新课”教学,并以上“新课”的视角准备和教授“老课”,通过积极参加课外指导和社会服务、围绕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教学,促进自我的“教学相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沈吟博士认为教学要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进行,她通过深入的学情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情境、营造氛围,展开师生、生生充分对话、交流、实践的学习活动,形成学习共同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体验,促成学生专业素养和思维的逐渐养成。
与会教师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并就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教学问题与嘉宾咨询探讨。交流会持续近两个半小时,现场交流互动气氛热烈,老师们表示通过交流研讨受益匪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深受启发,促进了自我的教学反思,是一场有意义的优秀教学推广交流会。
据悉,教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继续联手二级学院开展“改革突破争先”系列活动,分批走进二级学院,邀请教学奖获奖教师把优秀的教学经验、方法推广到各学院教师,现场与专业教师对话交流,促进我校教学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