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建工学院 “口述校史”实践队采访金能副教授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9-07

\


9月5日下午,台州学院建工学院“口述校史“实践队前往临海校区图书馆对金能副教授进行了采访。

金能副教授对台州学院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从无到有的诞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讲述。

2003年上半年,学校根据四性定位,要拓展工科专业,开设机械电子类及土木建筑类专业,决定成立机电建筑工程系。最初全系老师及行政人员加起来一共7人(含一位返聘教授和一位临聘人员),土木专业的老师仅有一人。当时由李军老师和柯云斌老师分别负责机电一体化和房屋建筑工程两个专业具体教学管理工作。

那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到哪里去找人,找什么样的人,找了人怎么去谈,待遇又如何?另一个问题是:实验室怎么办?对于工科专业来说,实验室的创建尤为重要。实验室除了选地,还要买设备,需要的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好在学校领导很重视,有关部门也很努力,这两个问题慢慢得到了解决。

金能老师特别提到了金则新校长,他得知了当时遇到的困难后,专门来了解情况,提出建议,甚至对有的方案当场拍板。此外,金能老师也特别感谢了时任人事处长的李仲斐老师、设备处长的陈英才老师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作出的努力。正是通过全校上下的努力,机电与建筑工程系发展了壮大了;也正是在此基础上,2009年分别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  

在金老师的回忆里,当时人少,事多,大家都做得很辛苦。但是当时年轻人多,充满活力,人际关系融洽,像一个大家庭,很值得怀念。金老师也为椒江校区的大楼一幢一幢地建成,师资队伍越来越壮大,学院发展越来越好而感到欣慰。在谈话中,金能老师感谢所有当年一起奋斗的教师和教辅人员。

金能老师的交流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建工学院的发展史,感觉到了建立高等学校新专业的不易。那一代人担起时代的责任,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让同学们看到了属于金能老师那一辈人的时代品质和可贵的创业精神。


文:陈晓瑜/图:陈逸豪/审核:林霖/责任编辑:陈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