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春和景明。4月10日下午,艺术学院在位于临海古街紫阳街的张秀娟剪纸工作室举行艺术学院实习基地挂牌仪式,聘请“临海剪纸”传人张秀娟为学院兼职教师,并于当晚来校作《临海剪纸的特色与创新》专题讲座。
“临海剪纸”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名“张家剪纸”,起源于南宋嘉定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传承历史。张家剪纸有两大技艺,一是绣花样及礼花徒手剪纸绝技,二是雕花样的刻制技艺,集中体现了“张家剪纸”的工艺水平。张秀娟老师是“张家剪纸”的唯一传人。
张秀娟老师的讲座像剪纸一样缓缓铺开呈现。祥和喜庆的内容,严谨、规范的构图,诗情画意的表达,在时光流转的记忆和沉淀中,师生们惊讶于非遗文化带给人的震撼,感慨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间艺人的巧夺天工。一把剪刀、一张剪纸,一分执着、一分耕耘。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临海剪纸既坚守其地域性特点,又紧扣时代发展在产业化和创新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使这份宝贵的非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突破。讲座过程,张秀娟老师还当场演示剪纸作品,在座师生赞声一片。
艺术学院充分发挥文化传承职能,积极进行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发掘和研究,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四十多项。